2012年2月2日 星期四

眾神眾人:評《美國眾神》

 
美國眾神》書影
會閱讀這本美國當代文學的經典,是有一個說來詭異的緣由。從小到大我都沒有一個固定且滿意的英文名字,不過生活中使用英文名字的機會不多,也就這麼一直放著不取,反正韓國人到國外很多都要外國人直接叫他們的韓文名字,我長得跟他們有點類似,所以這樣搞應該不要緊。研究所畢業後,想到自己有很高的機率走上到美國繼續唸書的不歸路,還是得回歸現實取一個讓老美不會舌頭打結的英文名字以利溝通,家人便建議了Neil這個名字給我。

在維基百科上輸入「Neil」看看會跟哪些名人同名,除了發現登月第一人的阿姆斯壯(Neil Armstrong)之外,就是本書的作者尼爾‧蓋曼(Neil Gaiman)。以一個當代成功的小說家為名似乎是個不錯的選擇, 於是我便決定以此為我的英文名字。


只是用了人家的名字,卻不知道這個小說家寫什麼東東、寫得好不好,這樣不是很膚淺嗎?而且如果他寫的東西自己不喜歡怎麼辦?於是我變一口氣入手了《美國眾神》、短篇集《煙與鏡》、還有之前在《小說的五十堂課》中多次用作例子的《無有鄉》。然後,我決定以《美國眾神》作為我第一本閱讀的蓋曼的作品。

言歸正傳。
如果要我用簡單一句話來形容這部作品,我會說這是一本可以當作「當代文學以科幻、魔幻、拼貼手法對現實世界進行最具體且深刻的思考反省」的小說作品典範。想較於多數為科幻而科幻、為魔幻而魔幻、為拼貼而拼貼的小說作品,《美國眾神》在角色的安排、形象的塑造、劇情的建構上,可以看得出來是經過深思熟慮,除了讓讀者能夠趣味盎然地持續閱讀篇幅相當長的故事,更使蓋曼自己在書跋所說「思索美國」的意圖,能夠充分地在故事中展開,使認真閱讀且對美國有瞭解的讀者能夠透過這樣的作品切入美國的血肉,接觸美國這個國家的深層核心,思索美國到底是什麼樣的國家。

先從較細部的寫作手法談起。讓神、天使、精靈以人類的型態出現在人類社會中,這樣的手法在西方文學中並不算是創新的手法,當然蓋曼對歐洲、非洲、北美(可惜沒有在裡面看到媽祖、關聖帝君、三太子、石頭公啊)的神祇精靈的豐富知識以及鮮活的形象塑造讓整部作品可讀性大增,但是更有趣的則是蓋曼對科技神、電視神、媒體神、火車神這些「新神」的形象塑造,顯示出對於這些在美國甚至是現代世界(曾經)大行其道的事物的敏銳觀察。

而將小說中建構出來的神與像是「岩上之屋」的真實美國景點的巧妙結合,除了讓傳統小說希望讀者「信以為真」的效果能夠有效發揮之外,更能夠扣緊蓋曼「思索美國」的意圖,細細描繪「最美國的地景」並與眾神的處境、鬥爭結合,從讀者的腦中勾出「啊,美國就大概是長這樣子沒錯啊!」這樣的想法,這是許多以小說探討嚴肅議題的小說作者應該學習的功力。
在這篇評論中,我最要強調的,是蓋曼對整個作品的情節安排與結構的打造。故事一開始的劇情先建立一種傳統/現代二元論的對抗,並且讓讀者隨著主角同情居於弱勢的「舊神」,然而養活「舊神」們恐怖的獻祭方式,不免又讓讀者在同情中感到疑惑,之後故事劇情的急轉直下,瞬間讓讀者打破自己原來對於這個作品的想法與觀點,產生反省式的閱讀,進而思考蓋曼不斷在故事中強調美國這片土地「諸神不宜」的命題,並且讓諸神的人性強烈突出(無論已經被遺忘的「舊神」或害怕自己將被遺忘的「新神」皆然),透過「神是由人的信仰餵養而成」的設定,將「眾神」與「眾人」拉入同樣的模糊空間中,尤其在故事後段星期三(奧丁)以及辛澤曼與主角的對話,更是讓我們將「眾神」看成了「眾人」,開拓了「眾神」隱喻的許多可能,加深了整部作品的文本厚度,讓這部作品不僅僅只是一本讓人看了趣味盎然、情緒起伏的小說作品,更是一部嚴肅思考一個國家、一個社會的本質的文學經典。

透過創作的技巧、劇情的安排、角色的型塑,引導讀者思考作者所要思考的問題,這一直是我對於理想的小說創作的概念,如今蓋曼以這部作品成功地示範,讓我感覺到,果然沒有取錯英文名字,開始期待他其他的作品。

P.S.許多的小說作品劇情的雷爆不爆常常讓我覺得無所謂,但是這本小說的精巧安排,讓我不得不謹慎地控制在這篇書評中的透漏的訊息,希望讀到這篇評論的讀者能夠自己進入這本小說的故事劇情中,體會我所體會到的事情。

2 則留言:

匿名 提到...

This book seemed very complicated to read...:(

Unknown 提到...

Yeah, so I read it slowly and searched much information of the place and characters appearing in the book on internet. But I still think it a good novel and you can really have fun by reading 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