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2月29日 星期三

一張1982年的圖:前進三十年的遠見


這張圖,可能很多住在台北都會區的人們看了會覺得很奇怪,因為感覺很熟悉,但仔細看又會發現它的陌生之處。這是1982年交通部運輸計畫委員會(後更名改制為運輸研究所)捷運小組與英國捷運工程顧問公司(BMTC)完成的《臺北都會區大眾捷運系統計畫綜合報告》中的建議路線圖,我認為這張圖是一種能夠「前進三十年」的遠見的存在證據。

我永遠記得在訪問賀陳旦以及濮大威兩位前輩時,他們異口同聲地跟我說,台北捷運的好,要在二期網路完工通車後才會知道,他們說的就是「L型路網」與「平行轉乘」結合的轉乘規劃。L型路網的規劃,大幅減少路網中乘客的轉乘可能(你可以用上面這張圖實驗一下,是不是最多換一次車就可以到所有的車站),而搭配的同層月台平行轉乘,更是減少換車時的困難。而這兩種機制搭配的結果,就是捷運的乘客可以分散在台北車站、古亭、中正紀念堂、西門、東門這五個車站,而不是全部都往台北車站集中,癱瘓這個交通要衝,也癱瘓你我的行動。如今,台北車站的捷運月台已經瀕臨崩潰邊緣,而四個轉乘站的分散工作剛好在今年起步。



事實上,BMTC和捷運小組還計算預估了到民國90年、民國100年時候的運量以及台北車站出入的乘客數,他們是藉此規劃出這樣多點分散的捷運路網與轉乘機制。

這是很多捷運迷或鐵道迷都知道的歷史與知識。但更有趣的,是一路從地下鐵路工程處(現更名改至為鐵路改建工程局)到台北捷運、高速鐵路到高雄捷運無役不與的周禮良跟我提到的一段歷史。他提到當初德鐵(DB)顧問公司在規劃現在的台北車站時,認為車站是人流匯集之地,應該要讓乘客快速從車站疏散,因此規劃台北車站只能蓋三層樓高。但是臺灣這邊認為車站就應該有商場、有飯店、有辦公大樓等等功能,應該要蓋二十幾層樓;雙方僵持不下,但還是德國人夠堅持,妥協出了現在六層樓的版本。這故事同樣發生在三十年前,如果當初為經濟上的利益蓋了20層樓高的台北車站,現在的台北車站會怎麼樣呢?

最後,回到1982年的路網規劃圖。讓現在的台北捷運使用者感到陌生奇怪的,除了在路網圖中少了中運量的文湖線、橘線的蘆洲線以及新莊線的線型有些不同外,就是那條橫貫其中的藍線。那不是我們熟悉的板南線,而是捷運化、四軌化的臺鐵縱貫線。這個規劃最後沒有得以實現,四軌化的臺鐵分了兩軌給高鐵走,臺北市區也就(只能有)萬華、臺北、松山、南港四站,但三十年後的現在,除了臺北市,臺鐵捷運化正在臺灣各城市如火如荼地進行著。

1 則留言:

Unknown 提到...

交九轉運站:高樓、商場、大塞車